新华社成都7月21日电 题:“你我”的大运会 犄角旮旯里的“运动宝藏”
新华社记者袁秋岳、曹奕博
一边吃着“香香嘴”,一边看隔壁运动场上的人挥汗如雨是怎样的体验?在成都市抚琴街道抚琴北一路街口,有一个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的“迷你运动角”,隔着护栏网就是一街的火锅、串串,打着球、闻着香。
炎炎夏日,清晨和傍晚这个街边角落都聚满了居民,排着队等着上场一展身手。这个运动角是成都市利用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补充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创新举措的一个缩影。
图为T立方双桥子篮球公园,利用立交桥下空间植入篮球、体适能、滑板等运动设施。新华社发
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筹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推动下,近年来,成都市鼓励和支持社区利用桥下、街旁、地下、屋顶和低效用地等贴近市民生活、可便捷到达的城市“剩余空间”,建设、改造体育场地。至2022年底,成都拥有体育场地设施6.41万个,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000余场次。
随着社区体育设施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自发加入运动行列。在成都大运会氛围的烘托下,成都的运动基因与活力正在充分释放。
位于茶店子街道奥林社区的街角运动空间。新华社记者 袁秋岳 摄
家住茶店子街道奥林社区的周开胜今年52岁,精神头十足。早上8点,记者在一个老居民区中心的乒乓球桌见到周开胜时,他已是大汗淋漓。他和球友们6点半就已经“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