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5月26日电(记者李丽、林德韧、颜之宏)蹦床公园、丛林穿越、密室逃脱……为适应新兴的时尚运动,近年来各大城市也兴起许多新型运动空间。有别于田径场、游泳馆等业态单一的传统体育场馆,它们娱乐休闲属性强,满足多元需求,成为备受年轻人欢迎的新消费目的地。
5月20日,3岁半的罗翊宁(左一)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体育公园攀岩。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期间举办的2023中国运动空间大会上,各界代表专家聚焦运动空间发展、体育消费新场景等话题,并就如何创新运动服务、塑造领导品牌和助力实现城市体育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建议。
运动空间,满足多元需求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表示,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许多新兴的运动空间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休闲、社交等方面的综合诉求,这也是全民体育消费升级的一个具体表现。各方应携手拓展体育业态多元发展,加速运动空间创新实践。
厦门市体育局副局长劳建军介绍,作为中国运动鞋服、体育用品等制造业集群所在地,厦门云集了中国运动品牌头部企业,具备运动空间投建运营的先天优势。他认为,城市运动空间是居民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重要场所,也是厦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厦门体育局愿与各方加强合作,促进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运动空间与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华体股份总经理李铁林、中建文旅产业运营事业部总经理段晓舟等表示,近年来体育领域的城市更新已成各地建设重点,成为居民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场景”。特别是当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运动空间对盘活存量住宅、商业地产,推进旅游地产增值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