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悟总书记此刻聚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意义。
10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以推进。
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走进村庄、社区、学校、寺庙……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关心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团结进步,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希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十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摘帽奔小康、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翻开新篇章,彰显了这一重要论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考察调研,先后察看了一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民族中学、一个促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古寺,体现了总书记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视,也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再强调、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