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永念 | 慎终追远,念兹英烈家国情_新闻频道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习近平

家国永念 | 慎终追远,念兹英烈家国情

有人说,清明节是“根的节日”。人寻根,家续谱,国祚绵长。这“根”,是基石,是血脉,是信仰,是方向,是英烈们用生命点燃的磅礴力量。

岁月江河奔流不息,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为我们留下璨若星河的不朽篇章——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先烈,到“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建设先驱;从“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英模榜样,再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他们所代表的英烈精神,是我党我军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崇高品格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值此清明之际,将思念寄予春风,我们在慎终追远中积蓄力量,继续勇毅前行。

追寻,跨越时空的“重逢”

跨上摩托,发动油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的邮递员王德建同往常一样,奔波在发报送信的路上。脑海中,一个个烈士的名字浮现,他试图在有限的信息中找出烈士亲人的线索。

这相隔70多年的“相遇”,始于王德建2016年递送的一封信。信件从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寄出,收信人竟是一名烈士。

原来,这封信是由陵园所在地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景宪寄出的。为了帮烈士寻找亲人,张景宪每隔半年向他们的家乡寄一次信,期待用这种“笨办法”收到回音。

家国永念 | 慎终追远,念兹英烈家国情

邮递员王德建。资料图片

这一次,信件没有被退回,王德建接过了为烈士寻亲的接力棒。数不清想了多少办法、打听了多少人,在更正村名和姓氏后,王德建终于找到烈士龚建厚的后人,将信件完好送达。

由此,墓碑上凝固的名字,链接上一个热血的青年,尘封的记忆绘就出了英雄的模样。从那以后,王德建为烈士寻亲从尝试变成了信念,先后帮助33个忠魂铺就了回家的路,他也在不久前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岁月悠长湮灭不了英雄的足迹,对同一片土地的热爱,让铭记与感恩常在。一直以来,如王德建一般的“寻亲”队伍始终行进在路上,而烈士墓前默默守护的故事也在持续上演——

在山西省平遥县朱坑乡丰盛村,贾家三代人为无名烈士守墓近80年;在贵州省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刘付昌、郭德刚两代守陵人,将146名红军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家国永念 | 慎终追远,念兹英烈家国情

郭德刚把毛巾洗得干干净净,开始擦拭墓碑。资料图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Theme By 优美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