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落幕10天之后,2020年东京奥运会又“盘踞”热搜,成为社交平台热议的话题。今年以来,一个接一个的顶级体育赛事接踵而至,引发全民体育热情。随着5G新应用的加速发展,转播技术和玩法发生了什么改变?观赛用户的习惯和喜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东京奥运会、2020欧洲杯足球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的赛事转播顶级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咪咕与艾瑞联合发布了《欧洲杯用户研究报告》,对用户的观赛习惯、观看偏好等数据进行了首次披露。
从“千人一球”到“千人千球” 球迷观赛偏好呈多元化趋势
报告显示,第16届欧洲杯观众依旧以青中年男性用户为主, 25-40岁用户占比高达71.3%,广东、江苏和山东欧洲杯观众体量稳居前列,北京和上海用户体量也跻身前五。
有趣的是,在2018年咪咕与艾瑞联合发布的《球迷的理性与狂欢——2018年世界杯盘点》报告中,“个人爱好”还是看球的主要原因。《欧洲杯用户研究报告》则显示,“球迷群体”分化成了诉求点不同的四类人群: 占比达60%狂热足球派、忠实粉丝派看球的底层原因仍旧是热爱足球、追逐偶像;但也有接近半数(40%)的社交话题派和温馨陪伴派,核心动机是为了能和周围人拥有共同话题、陪伴家人。
在内容偏好上,狂热足球派是十足的“赛事内容导向”,他们大部分人(54.59%)不会错过任何一场球赛,熬夜看球成为常态;对于忠实粉丝派来说,多数(54.11%)会选择“只看喜欢的球队和球员”, 社交话题派则有相当比例(10.27%)只是“随便看看”。对于温馨陪伴派来说,观看欧洲杯的核心原因是陪伴家人和朋友,因而“内容”不重要,“陪伴”才是目的。
在时间与观赛方式偏好上,对比青年球迷(30岁以下)和中年球迷(30岁以上),中年球迷更倾向在家“熬夜看球”,年轻人则倾向使用移动设备观看赛事,且更愿意为能观看超高清画质的球赛付费。
科技加持让传统体育运动焕发新机 观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报告显示,“内容丰富”、“播放流畅”依旧是用户选择观赛平台的首选因素。同时,“功能丰富”(51.67%)、“清晰度高”(46.57%)等技术诉求也逐渐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大小屏互动”成为年轻一代的普遍选择。在18-24岁的用户中,近五成使用移动端观看欧洲杯赛事,这一比例伴随年龄的增长大幅下降;51-60岁的用户中,仅不到10%的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看球。所有年龄段用户中,都有10-15%的用户使用电脑 设备观看比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欧洲杯观赛中,在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之间建立了有趣的内容联动,形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凌晨看直播+白天看短视频”成为众多球迷的观赛新模式。同时,“赛事竞猜”(53.82%)、“多视角观赛”(52.29%)成为用户最常使用的功能,基于VR/AR 的互动与全景则是观众最期待的创新功能(接近60%)。
平台不仅是承载赛事的媒介 更担负情感寄托与产业聚集的功能
除赛事内容本身以外,专业、激情、幽默的大咖解说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10%左右的观众倾向收看粤语、四川话等“方言版”解说——这相对于普通话更加具有亲近感与熟悉感。
内容平台与以解说、核心球迷为代表的KOL进行跨平台互动,也为球迷带来归属感和阵营感。数据显示,超八成用户有分享需求,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分布广泛;赛事焦点、战术分析、大V带货成为微博讨论热点。
由于时差和时长等原因,直播并不是家庭观看欧洲杯最合适的形式;录播、回放和具有趣味性的娱乐化的内容更适合阖家 共赏——包括传奇球星传记、赛间趣闻、球队历史等。这使得欧洲杯球迷观赛场景与形式越发多样,包含图文、音频和更丰富的推送方式的内容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在观看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更多样的观看形式,并希望可以根据观看和场合的需求,在不同屏幕之间,在直播、录播和短视频、精剪内容之间进行自由切换。情感的回归与技术的向前并行推进,共同推动赛事观看朝着多元化与智能化、人性化与产业化发展。